在仪式上,由粤南协会资助的同学曾彩琳与广东希望工程分享了她的故事。2012年,她还在上小学的时候,通过南岳社来到广州,第一次见到了她的赞助商宋美衡。这对“大手握小手”的搭档第一次见面,就一直保持着沟通。“我初中三年级的时候见过一次。那时,有个记者想采访我。因为害怕,我本能地躲在美衡阿姨身后。她就像我的港湾……”蔡琳回忆道。那是当时开会的现场。今年,蔡琳考上了学校,获得了广东希望工程的卓定华奖学金。爱心接力赛给了她更多的动力去追寻梦想。
70多岁的退休干部肖继龙先生从2011年第三届粤南协会开始参与教育援助工作。已经整整十年了,资助了170多人。肖先生用攒下的养老金资助学生,他资助的6名学生被广州大学录取。他经常收到孩子们的来信。每当他得知自己资助的学生成绩优异时,他都会和广东青年基金会的工作人员分享喜悦:“这样的努力太值得了。”他经常休息。学校探访受助学生,了解他们的生活及学习情况,透过微信与他们保持联络,分享生活经验,并提供助学金以外的协助。
来自中国香港的梅瑞新女士,68岁,退休英语教师,多年来一直参与慈善活动。来到内地后,她一直在寻找适合自己参与的慈善活动,努力为祖国发展一股力量。一次偶然的机会,梅女士看到了希望工程粤南协会一位朋友转发的一个项目。她从佛山赶到广州,来到广东省青年基金会办公室,深入了解粤南协会的时间、地点、资助标准和活动模式。在工作人员认真回答后,梅女士立刻决定赞助一个孩子来现场参加活动。